村网通总站 程寨村 hbfxczc.nync.com 欢迎您!
近几年,小麦又一个危害十分严重的病害在我国多地大爆发,可导致小麦大面积减产。
个别严重地块几乎绝收。那么,这是什么病害呢,经过鉴定,原来是一种新型的茎基部病害--小麦茎基腐病。咱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个病害吧。
一、为害症状
大家先看这张图片,小麦茎基部开始出现水浸状褐色症状,这是茎基腐病初期症状。
这是近距离拍摄的茎基部症状,基部已经呈褐色病
这是茎基腐病的后期症状,整棵植株很快死亡。
由于植株基部被害,造成植株很快枯死,这是田间轻度发病症状。
这是田间重度发病症状,由于植株死亡较早,产量损失较大。
这是小麦三种茎基部病害的不同症状,从茎基部很容易区分。
二、病原
经鉴定,导致小麦茎基腐病的病原菌主要是假禾谷镰刀菌,一种是禾谷镰刀菌。该菌形态特征: 典型的大分生孢子,通常为5个隔膜,大分生孢子的大小为 27—91微米*2 . 7 一 5 . 5微米,菌株在 P D A 培养基上放于25 ℃ 黑暗条件下, 菌落的生长速率为每天4 . 7 一 9 .9 mm。菌丝白色 , 可以产生深红色色素 。
这就是假禾谷镰刀菌电镜下大分生孢子的形态
三、为害特点
该病在小麦分蘖到小麦黄熟均可发病,主要有两个发病高峰,2月-3月上中旬为第一个发病高峰,3月下旬发病平稳,4月上旬又开始上升,进入4月中旬至5月中旬开始出现第二次发病高峰,病株率一般达到60%以上,严重的可达84.2%。
四、防治方法
在返青至拔节期,可用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,或12.5%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,或25%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,药液要尽可能喷到茎基部;
在小麦抽穗扬花期,结合防治赤霉病,可用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,或10%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。喷药时可添加适量的硼肥和磷酸二氢钾,效果更好。
小麦纹枯病来势汹汹
(图片中的小麦基部叶鞘上有明显的中间灰色、边缘浅褐色的云纹状病斑,是纹枯病的典型症状,可以确定小麦发生了纹枯病。)
近期水分充足,很容易出现纹枯病,部分地区的植保站已经发出警报。
纹枯病:
纹枯病主要危害小麦叶鞘和茎秆,发病初期在小麦近地表的叶鞘上产生黄褐色椭圆形或梭形病斑,以后病部逐渐扩大,颜色变深,并向内侧发展危害茎部,小麦拔节后症状逐渐明显。
病苗枯死
发病初期,第一叶鞘上出现灰褐色云纹病斑,后因抽不出新叶致使病苗枯死。
花秆烂茎
拔节后,在基部叶鞘上形成中间灰色,边缘浅褐色病斑,病斑融合后,茎基部呈云纹花秆状。
防治建议
植保站专家建议:
在化学防治上,农户在小麦返青后期至拔节初期开展以防治纹枯病为主,兼治部分地区麦蜘蛛、苗期蚜虫等其他病虫的总体防治。大部分地区药剂主治时间在3月中下旬。
总结:
小麦纹枯病田间发生发展大体分为冬前发生期、越冬静止期、返青上升期、拔节盛发期和抽穗后白穗显症期五个阶段。
适用药有:
井冈霉素、噻呋酰胺、戊唑醇、己唑醇、烯唑醇、氟环唑、丙环唑、苯甲·丙环唑等。其中,井冈霉素持效期7天左右,噻呋酰胺及戊唑醇等唑类药持效期长达半个月以上。
在小麦拔节期前后,温度高,湿度大,非常有利于小麦纹枯病发生,后期白粉病发生也可能较重。建议在小麦拔节前后及早用药预防纹枯病,兼防稍后发生的白粉病。
部分地区可结合防治纹枯病,加用嘧菌酯、多菌灵、甲基硫菌灵等药防治小麦茎基腐病。目前还在用药防除杂草的田块,在施药除草时可以因地制宜地加用防治纹枯病、白粉病的药种。
使用药害风险较大的甲基二磺隆、啶磺草胺除草的,或超大剂量使用炔草酯除草的,不宜大剂量加用戊唑醇等唑类杀菌剂防治纹枯病,可以考虑加用噻呋酰胺等药防治纹枯病。
噻呋酰胺持效期长达1个月左右,对纹枯病防效好,但不能兼治白粉病,需兼治白粉病时可以适量加用已唑醇、戊唑醇、氟环唑等唑类杀菌剂。